主办: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ISSN 1001-8255   CN 31-1243/R   ZYGZEA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论与综述
    毕思举, 林快乐, 刘玲玲, 周伟澄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1): 1-18.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1.001
    2022 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 批准上市新药37 个,其中化学小分子22 个、 生物制品15 个。该研究根据FDA 批准的新药说明书以及相关文献和专利情况,简要介绍化学小分子药物的概况、适应证、 作用机制、剂型规格、不良反应和合成路线等,以及生物制品的相关情况。
  • 专论与综述
    李嫚琪, 魏丽萍, 陶巧玉, 何伟伟, 常艳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2, 53(12): 1671-1682.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2.12.001
    通过载体将基因药物高效递送至靶组织或靶细胞是基因治疗的关键步骤。选择合适、安全、有效的递送系统是基 因疗法中亟待解决的任务。目前采用的基因药物递送载体可分为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该综述介绍了基因治疗中常见 的病毒载体、合成非病毒载体和生物非病毒载体的应用现状和相关安全性问题,比较了不同载体的优缺点,并总结了基 因递送载体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考虑要点,以期为基因治疗领域的载体的选择、使用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 专论与综述
    王傲, 王雅琬, 杨玉社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2): 165-174.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2.001
    由于雄激素受体配体结合域的点突变、表达剪切变异体等诸多因素,使得现有的前列腺癌治疗手段相继无效,因 此亟需新的策略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近年来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取得巨大进展,其中雄激素受体降解剂通过促进雄激素 受体的降解来阻断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有望解决临床前列腺癌患者出现耐药的问题。该综述围绕靶向雄激素受体的蛋 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 技术和小分子降解剂,分别从作用机制和代表性化合物两方面概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较于PROTAC 分子固有的成药性缺陷,小分子雄激素受体降解剂更具优势,现正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主要研究方向。
  • 研究论文
    何嘉宸, 曾顺, 彭泽根, 杨贞皓, 胡艾希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3): 347-350.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3.007
    以3- 硝基苯酚为原料,经过醚化反应,与1-(2,3- 二氯苯基) 哌嗪盐酸盐或1-( 苯并[b] 噻吩基) 哌嗪盐酸盐进行 N- 烷基化反应,分别制得1-(2,3- 二氯苯基)-4-[4-(3- 硝基苯氧基) 丁基] 哌嗪(5a) 或1-( 苯并[b] 噻吩基)-4-[4-(3- 硝 基苯氧基) 丁基] 哌嗪(5b)。5a 或5b 分别经电还原反应,制得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中间体1-(2,3- 二氯苯基)-4-[4-(3- 氨基苯氧基) 丁基] 哌嗪(3a) 和布瑞哌唑中间体1-( 苯并[b] 噻吩基)-4-[4-(3- 氨基苯氧基) 丁基] 哌嗪(3b),还原反 应收率分别为93%和97%。
  • 研究论文
    柳箫, 杨丹琦, 余俊, 裘鹏程, 张福利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1): 63-66.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1.007
    对(S)-3- 羟基四氢呋喃(1) 的产业化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在乙醇溶剂中,起始原料(S) -4- 氯-3- 羟基丁酸乙酯 (2) 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S) -4- 氯-1,3- 丁二醇(3)。反应完毕后,淬灭反应,过滤后蒸除溶剂,直接投入下一步反应, 以水为溶剂加热环合,后处理采用连续萃取的方式,再经减压蒸馏分离、纯化得1,总收率76.2%,纯度99.8%,ee 值 大于99.8%。改进后的工艺成本低、生产过程安全,适合工业化生产。
  • 药学管理与信息
    袁利佳, 王健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2, 53(12): 1810-1813.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2.12.019
    吸入制剂在疾病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近年来新型制剂开发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研究简要分 析了过去 5 年来我国吸入制剂开发应用与审批监管现状,剖析新形式下吸入制剂产业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为我国吸入 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 专论与综述
    卢望丁, 葛渊源, 陈桂良, 王健, 何军, 罗华菲, 张景辰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2, 53(12): 1683-1688.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2.12.002
    药械组合产品是一类特殊的药品,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壁垒,因而其仿制产品的研究一直是热点和难点问题,成 功率较低。与普通制剂相比,药械组合仿制产品在研究时需要充分考虑人为因素工程研究。国内目前尚没有针对人为因 素工程研究相关的指导原则。该研究基于美国FDA 最新推出的《仿制药中提交的药械组合产品的比较分析和相关人为因 素研究行业指南草案》《药物- 器械和生物制品- 器械组合产品桥接的指导原则》进行因素对比分析,并结合实例阐述了 研究内容以及关键考虑点供研究者参考。
  • 专论
    张福荣, 史玉潇, 罗华菲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5): 636-645.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5.001
    与传统外用制剂相比,泡沫剂具有易涂抹、少残留、高渗透等优势,适于皮肤或黏膜的局部给药,且患者依从性 高。建立简便、可重现的评价方法对泡沫剂的开发尤为重要。此外,对无抛射剂体系、纳米体系及仿生泡沫剂等的研究 进一步扩大了泡沫剂的优势,新生产工艺的应用也加速了泡沫剂的工业化。该研究对泡沫剂的性能(如泡沫的膨胀性、稳 定性、密度、流变性和渗透性等)评价、近期研究进展及生产工艺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绿色、高效的泡沫剂提供思路。
  • 研究论文
    张伟, 张慧, 熊婧, 许明哲, 梁成罡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1): 111-117.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1.013
    测定了磷酸奥司他韦(2) 和索非布韦(3) 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和渗透性。采用摇瓶法,分别测定了2 和 3 在pH 1.2、pH 4.5 及pH 6.8 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判断药物的溶解性;测定了2 和3 在不同pH 的正辛醇缓冲液体系 中的油水分配系数;并通过平行人工膜体外渗透技术(PAMPA),测定了2 和3 在pH 5.0、pH 6.5 及pH 7.4 缓冲液中的渗 透性。结果显示,2 为高溶解性、高渗透性药物,油水分配系数受油水相体积比影响较大;3 为低溶解性、高渗透性药物, 具有较高的脂溶性。然而,用相同方法测定甲基多巴(1) 时,由于样品稳定性的问题,该药物的溶解性未得出结论。此外, 该研究阐述并分析了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为WHO 基本药物目录的建立提供了数据支持。
  • 专论与综述
    李晓佳, 李松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3): 320-329.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3.004
    药物的产业化通常涉及危险的化学反应步骤,在环境、健康和安全方面会影响到大规模工业制备的可行性。微通 道反应器与传统釜式反应器相比,传质、传热效果更高效,安全性能更高。文章综述了微通道反应器的特性及优点,总 结了微反应技术在药物规模化制备中的应用,如硝化反应、重氮化反应、氯化反应、氧化反应、氢化反应,以及环合反 应等,并对其产业化应用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 专论与综述
    陶钰萍, 赵珍玉, 李又欣, 孙考祥, 史亚楠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4): 471-480.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4.001
    小干扰RNA(siRNA) 是一个靶向治疗和精确医学的代表性治疗工具,可通过序列特异性的RNA 干扰(RNAi) 沉 默任何疾病相关基因的表达。然而,它的治疗前景历来受到体内半衰期短、递送困难和安全问题的限制。非病毒载体介 导的药物递送已经成为克服这些局限性的一个成功策略,可实现siRNA 在体内的有效递送,高效沉默靶基因。目前,已 有多种药物处于临床试验中,4 种基于siRNA 的新型疗法已获得美国FDA 的批准,标志着靶向疗法新时代的开始。该文 概述了近年来基于siRNA 的非病毒载体递送策略的新进展及其应用,并展望了siRNA 药物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专论与综述
    刘欣旸, 欧水平, 赵云, 杨明, 王森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2, 53(12): 1699-1705.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2.12.004
    选择有效的掩味技术是改善药物口感的关键,药物掩味技术研究的重点则是苦味评价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该 研究从药物苦味的体内、体外评价技术进行综述,着重归纳总结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建议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 下优先通过人群口尝法进行评判后规范相关的测定范围,再通过电子舌等其他方法对其他相似的制剂及处方进行筛选, 以期为苦味药物的掩味研究提供参考。
  • 专论与综述
    吕训磊, 林快乐, 周伟澄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2): 175-181.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2.002
    拆分是制备手性药物的经典方法。由于拆分剂价格低廉易得、方法成熟、操作简便、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优势,拆 分在制药工业生产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地位,但其主要缺点是有另一半不需要的对映异构体产生,造成很大浪费。在消旋 化后进行循环拆分,是弥补这个缺点的直接、有效途径。该文主要按不同的消旋化机制[碳负(或正)离子机制和消除还原 机制],综述了消旋-循环拆分法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 研究论文
    宋长江, 王云珑, 姚其玉, 虞海天, 张贵民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2): 210-212.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2.007
    以4- 异丁氧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SM) 为原料,经胺解生成4- 异丁氧基间苯二甲酰胺(2),2 脱水生成4- 异丁氧 基间苯二甲腈(3),2 步收率87.9%。中间体3 和硫代乙酰胺加成后,与氯乙酰乙酸乙酯环合生成2-(3- 氰基-4- 异丁氧 基苯基) -4- 甲基-5- 噻唑甲酸乙酯(5),5 经碱性水解后酸化得到非布司他(1),总收率54.9% ( 以SM 计)。该工艺简 化了1 的合成路线,减少氰化物等剧毒品的使用,反应条件温和,适合1 的工业化生产。
  • 研究论文
    侯洪叶, 王松松, 苏磊, 郑令娜, 高永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2, 53(12): 1775-1779.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2.12.014
    建立了HPLC 法测定左乙拉西坦(1) 注射液中的右乙拉西坦(2)。色谱柱采用CHIRALPAK IG 柱(4.6 mm×250 mm, 5 μm),以直链淀粉- 三(3- 氯-5- 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 为填充剂。流动相为10 mmol/L 乙酸铵溶液∶乙腈(70 ∶ 30), 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190 nm,流速为0.7 ml/min,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0 μl。结果显示,在该色谱条件下2 与1 峰的分离度良好,2 和1 分别在0.4 ~ 8.0 和0.8 ~ 8.0 μg/ml 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分为10、20 ng。2 和1 的平均回收 率(n=9) 分别为103.84%、99.10%,RSD 分别为0.81%、1.16%。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的RSD 均小于 2.0%,且耐用性良好。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1 注射液中右旋体的质量控制。
  • 专论与综述
    高舒颖, 梁爽, 刘永军, 张娜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3): 295-303.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3.001
    基因治疗为恶性肿瘤、遗传病及罕见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但是基因在体内递送过程中存在多重屏障,限 制了基因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亟需合适的载体用于封装、递送和保护基因。外泌体是一种由活细胞(如肿瘤细 胞、血小板、抗原呈递细胞等)主动分泌的脂质双分子层膜性囊泡,具备天然活性、高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和低毒性 等优势,被认为是潜力巨大的基因递送载体之一。该研究基于外泌体的优势,对外泌体的分离技术、负载基因的方式以 及改造策略作一综述,为外泌体作为载体在基因治疗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 专论与综述
    赵梦瑶, 史增芳, 宋丽丽, 任晓亮, 曹颖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1): 19-28.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1.002
    噬菌体展示技术(PDT) 是一种高效筛选疾病靶点特异肽的体外筛选技术。PDT 不仅能够筛选出疾病相关生物标志 物,还可作为药物研究开发的有力工具,目前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药物研究方面具有广泛应用。该研究对PDT 的原理 及其在疾病诊断、药物研究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PDT 现存的不足和应用前景,以期为PDT 在现代医药 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专论与综述
    王丹阳, 徐婷婷, 陈建军, 邱云良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4): 481-488.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4.002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改变个体的基因表达来治疗疾病的方法,为肿瘤、罕见病及其他难治性疾病提供了全新的治 疗策略。基因治疗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对个体致病基因的改造,同时也依赖基因递送载体改善其在体内的稳定性和靶 向性。本综述简述了基因治疗的方式,结合目前的基因治疗产品,介绍了病毒、非病毒基因递送载体和基因编辑技术在 基因治疗中的发展概况,并总结归纳了临床实践中基因治疗的安全性问题。
  • 专论与综述
    林黄静, 田绍琼, 梅蕾, 李烨, 张毅兰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3): 339-346.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3.006
    适宜的药品包装材料能为药品提供安全性、保护性、功能性和便利性等性能。创新药、生物药等高新领域的研究
    热度高涨,生态、绿色、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物学、材料学、电子信息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药包材提出了新
    的需求,推动了药包材产业的快速发展。药包材在满足基本的安全保护要求的基础上,还需要实现环保、智能和便利等
    更高的需求。该研究从药品绿色包装、安全包装、智能包装、包材标准 4 个角度,就药品包装材料近年来的研究趋势做
    简要综述,以期为药品包装材料的改进和创新研究提供参考。
  • 药学管理与信息
    孙沁怡, 江滨, 刘玲玲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1): 154-159.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1.020
    分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企业供应保障的影响因素,为国家集采相关政策的完善提出建议。通过对国家集中带量采 购中选企业供应保障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咨询相关专家以了解背后的影响因素,剖析潜在的和现存的影响中选药品供 应保障的因素,总结如下:受战争、疫情和环保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药品原材料供应不稳定;医疗机构报量不科学, 部分企业产能不足;企业报价不科学,中选后出现价格倒挂;药品上市后管理政策变更导致部分审批周期变长,部分企 业产能变更审批周期变长。国家组织药品带量采购落地执行到第 6 批,部分品种的断供现象偶有发生,需要从生产端、 流通端、使用端、监管端全流程出发,完善带量采购及其相关配套措施,确保中选药物保质、保量供应。
  • 研究论文
    曾银海, 闫显光, 杨汉跃, 董淑波, 程青芳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3): 351-356.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3.008
    为控制罗沙司他的质量,制备了罗沙司他6 种有关物质:4- 羟基-7- 苯氧基异喹啉-3- 甲酸甲酯( 有关物质A)、 N-(4- 羟基-7- 苯氧基异喹啉-3- 羰基) 甘氨酸( 有关物质B)、N-(4- 羟基-7- 苯氧基异喹啉-3- 羰基) 甘氨酸甲酯( 有关 物质C)、4- 羟基-1- 甲基-7- 苯氧基异喹啉-3- 甲酸( 有关物质D)、4- 羟基-1- 甲基-7- 苯氧基异喹啉-3- 甲酸甲酯( 有 关物质E)、N-(4- 羟基-1- 甲基-7- 苯氧基异喹啉-3- 羰基) 甘氨酸甲酯( 有关物质F),并用质谱(MS) 和核磁共振波谱 (NMR) 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
  • 专论与综述
    袁利佳, 王丽卿, 汪小燕, 张宁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2, 53(11): 1529-1538.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2.11.001
    儿童用药研发困难是全世界面临的难题。由于儿童用药研发难度大、研发成本高、周期长,同时儿童用药服药周 期较短,与成人用药的市场相比,市场回报较低,加剧了企业对儿童用药研发不活跃的状况。为了鼓励儿童用药研发, 各个国家或地区通过诸多措施鼓励儿童用药的研发。文章对美、欧、日、中等国家及地区为加快儿童用药上市而制定的 特殊政策、发布的相关技术指南进行了归纳、汇总并分析,为中国儿童用药研发者及后续的政府法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及参考。
  • 专论与综述
    唐凌, 吕俊, 夏琳, 耿莹, 杨志敏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2, 53(11): 1664-1670.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2.11.023
    抗肿瘤药是新药研发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但我国在儿童抗肿瘤药研发领域仍存在明显不足,儿童肿瘤患者有 着迫切的用药需求。与成人临床试验相比,儿童人群临床试验通常面临更多挑战,加剧了儿童用药的研发困境。为鼓励 我国儿童抗肿瘤药研发,首先应在政策层面予以扶持,激活企业的研发动力。在研发过程中,应关注儿童肿瘤与成人肿 瘤的差异,加强机制研究,围绕儿童肿瘤患者的特点和治疗需求确定研发立题;同时,借鉴成人临床数据支持抗肿瘤药 在儿童人群中的开发,充分利用定量药理学等科学工具,减少在儿童人群中不必要的研究;合理把握儿童人群研究的开 展时机,特别是在儿童和成人共患肿瘤中,及早推进抗肿瘤药在儿童肿瘤人群中的研发。此外,在研发过程中还需要充 分考虑儿童人群用药的特殊需求,如剂型合理性、长期安全性等问题。
  • 专论与综述
    郭作娟, 梁荣财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3): 312-319.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3.003
    传统的蛋白/ 多肽类药物微球存在突释、迟滞释放和不完全释放等缺陷,而利用可生物降解的聚丙交酯- 乙交酯 (PLGA) 微球递送蛋白/ 多肽类药物能实现缓释给药,提高患者依从性。该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微球释药性能的各种因素, 然后从载体材料和制备工艺方面总结了多种改进策略,特别是对乳化溶剂挥发法中内水相的改造方法。此外,还介绍了 微流控、超临界流体和自愈包封等新制备技术的应用,以及核壳结构微球控释系统的发展,以期为蛋白/ 多肽类药物微 球的制备提供新思路。
  • 研究论文
    王冬伟, 张博, 于晓慧, 董云帆, 许凯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2): 268-276.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2.016
    研究了影响真空衰减法测试无菌药品包装密封完整性时的关键参数。首先,确定了影响真空衰减法测试结果的关 键参数,即试验环境、腔体死腔体积、腔体密封性、腔体材质和过程参数;然后通过设计和制定研究方案,对关键参数 的影响逐一开展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测试结果会受到上述关键参数的影响。推荐将试验环境控制在23 ℃、相对湿 度45% ;选用的腔体应尽量贴合试验样品的外形尺寸,并定期更换密封圈;腔体和阴性样品的材质推荐选用性能较稳定、 灵敏度高的不锈钢材质;阴性样品应尽量在待测样品的基础上制备实心或不漏的样品;过程参数的设置需要在不同包装 形式和不同内容物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样品可能的泄漏风险点。实际测试时还需要合理设计和选择关键参数,以保证测 试结果的科学性。
  • 研究论文
    姚钰, 林华庆, 张佳琪, 刘寒冰, 彭程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1): 93-100.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1.011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以已上市的普瑞巴林缓释片为参比制剂,确定自制胃滞留缓释片的目标产品质量概况 (QTPP) 和关键质量属性(CQAs)。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星点设计- 响应面法,以起漂时间、持续漂浮时间,以及不同时 间点(1、4、24 h) 的累积释放率为因变量,优化了处方中聚乙酸乙烯酯和聚维酮混合物(Kollidon SR)、聚氧乙烯、卡波 姆及交联聚维酮的用量。通过绘制三维响应面图,得到了优化处方比例:Kollidon SR 19.25%、聚氧乙烯15.50%、卡波 姆3.25%、交联聚维酮31.50%。经验证,优选的普瑞巴林胃滞留缓释片1、4、24 h 累积释放率实测值分别为17.12%、 43.73%、97.19%,且与参比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一致;起漂时间30 s,持续漂浮时间大于10 h,也符合设计要求。
  • 研究论文
    靳龙龙, 张雅军, 孙会敏, 路勇, 吴先富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2, 53(12): 1715-1718.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2.12.006
    为了更好地控制米非司酮(1) 原料药的质量,设计合成了其17- 位立体异构体即11β-[4-(N,N- 二甲胺基)-1- 苯基]- 17α- 羟基-17β-(1- 丙炔基) - 雌甾-4,9- 二烯-3- 酮(1')。以1 为原料,经发烟硝酸酯化得到17- 位硝酸酯,然后在硝酸银 存在下水解并发生手性翻转得到1',产物纯度大于95%。同时,利用电子圆二色谱确证其绝对构型为(8S,11R,13S,14S,17R)。
  • 研究论文
    何鑫, 徐骥, 姚田田, 胡彬彬, 罗开伟, 汪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2): 207-209.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2.006
    用3,5- 二苄氧基苯乙酮(2) 与溴化铜发生溴化反应生成α- 溴代-3,5- 二苄氧基苯乙酮(3),3 无需分离纯化,直接 经硼氢化钾还原得到1-(3,5- 二苄氧基苯基)-2- 溴乙醇(4),4 与叔丁胺经取代反应得到1-(3,5- 二苄氧基苯基)-2- 叔丁基 氨基乙醇(5),5 经纯化后通过催化加氢脱除苄基并与硫酸成盐得到硫酸特布他林(1),1 在丙酮和水的混合体系中析晶 得到药用的B 晶型结晶,总收率约42%。该工艺已完成中试放大,原料价廉易得,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 研究论文
    邱守帅, 华宸林, 徐玲芬, 赵冬梅, 程青芳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1): 141-147.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1.018
    建立了HPLC 法同时测定瑞舒伐他汀钙(1) 原料药中12 种有关物质(2 ~ 13)。色谱柱采用Welch C18 柱(4.6 mm× 250 mm,5 μm),流动相A 为1%三氟乙酸水溶液、乙腈和水( 体积比1 ∶ 35 ∶ 65) 的混合液,B 为1%三氟乙酸水溶 液、乙腈和水( 体积比1 ∶ 90 ∶ 10) 的混合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2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40 ℃。结果 显示,1 及其有关物质间的分离度均大于1.5,且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1 ~ 13 的检测限为0.028 95 ~ 0.060 21 μg/mL,定量限为0.096 50 ~ 0.200 71 μg/mL。2 ~ 13 的平均回收率( n=9) 为94.59%~ 102.00%,RSD 为 0.79%~ 4.06%。3 批1 原料药测定结果显示,除有关物质3 的含量<0.2%,其他各有关物质的含量均<0.1%,总杂含量< 1.0%。该方法分离度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适用于1 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 专论与综述
    常洪委, 许龙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2): 200-206.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2.005
    与传统的灭活疫苗相比,mRNA 疫苗免疫原性强,可同时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另外还具有开发周期短、广 谱性、成本低和可大规模快速量产等优势,可有效应对突发性、变异快以及大规模的疫情。作为一种新的疫苗开发路径, mRNA 疫苗在技术工艺上有很多新的特色和挑战。该研究以Pfizer/BioNTech 公司的mRNA 疫苗BNT162b2、Moderna 公 司的mRNA-1273,以及国内多家单位联合开发的ARCoV 这3 款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为例,从抗原选择、核苷修饰及脂质 体纳米颗粒(LNP) 制剂制备等方面,对mRNA 疫苗的开发设计和制备工艺进行了梳理分析,并讨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 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mRNA 疫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 专论与综述
    竺杨彬, 陈奕锐, 凌飞, 钟为慧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4): 512-527.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4.006
    氟苯尼考是一种兽用氯霉素类广谱抗菌药,因抗菌效应强而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氟苯尼考分子结构中含有2 个 手性中心,现有合成方法可分为手性拆分法和不对称合成法。手性拆分法的成本相对低廉且已工业化生产;不对称合成 法工艺更加环保,符合未来发展趋势,但具有挑战性。文章综述了氟苯尼考的合成方法,详细阐述了其关键中间体D- 苏 式-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并对不同制备方法及氟代工艺的优劣进行了比较。
  • 药学管理与信息
    徐晓宏, 李飞, 杨柳, 司咏霭, 龚青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5): 791-796.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5.021
    药物晶型是影响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关系到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近年来,药物晶型研究已成 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该研究结合国内外药品监管机构的指导原则、技术要求以及当前国内审评技术要求,分析药物晶 型研究的关注点、表征方法及典型案例,旨在为多晶型药物的开发和仿制药注册申报提供参考。
  • 专论与综述
    宇家仪, 郝依萌, 马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2, 53(12): 1689-1698.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2.12.003
    蛋白质药物包括治疗用蛋白质( 酶和调节蛋白)、靶向蛋白质( 抗体药物)、蛋白质疫苗及诊断用蛋白质等,因特 异性强、不良反应小且疗效显著而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领域之一。随着蛋白质药物的快速发展,对其生物分析方法也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支持此类药物在药代动力学和毒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需建立更加灵敏、准确和高通量的生物分析 方法。近年来,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LC-MS/MS) 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蛋白质药物定量分析的新方法。该研究介绍了 LC-MS/MS 技术在蛋白质药物定量分析方法中的应用进展,并详细介绍了自下而上分析方法的具体试验流程,为LC-MS/ MS 技术测定蛋白质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 研究论文
    郝晓锋, 侯权, 曾霞, 严峻, 柯潇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2, 53(12): 1788-1795.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2.12.016
    开发了一种无需添加晶种的匹莫范色林晶型C 放大制备方法。通过溶解度的考察、结晶方式的筛选,结合生产设 备的选型,研究了工业结晶条件;利用在线- 离线监控相结合的方式探索了其结晶过程及原理;并采用X 射线粉末衍射 (PXRD) 法、差示扫描量热(DSC) 法、热重分析(TGA) 法对成品晶型质量进行了研究与控制。结果表明,在丁酮中通 过悬浮转晶的方法制备晶型C 的工艺操作简单,晶型质量稳定且可控,适合工业化生产。
  • 专论与综述
    丛端端, 孙艳喆, 耿莹, 杨志敏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2, 53(11): 1659-1663.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2.11.022
    儿童因其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在对不良感觉的耐受性方面有别于成人,因口感不佳所导致的不良用药行为风险 也相应较高,因此良好的口感设计和评价在儿童用药研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该研究将结合2022 年6 月 发布的《儿童用药口感设计与评价的技术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对儿童用药口感设计和评价的一般考虑做简要探讨, 以期抛砖引玉,促进各界对儿童用药口感设计和评价的关注,推动相关研究的进展,为研发单位开发更加适宜儿童需求 的药品提供参考。
  • 研究论文
    张倚鸣, 冉启军, 程铖, 汤磊, 王建塔, 朱高峰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4): 533-539.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4.008
    为进行熊去氧胆酸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合成了7 个有关物质。分别以鹅去氧胆酸、猪去氧胆酸、石胆酸为原料, 经氧化、酯化、酰化、还原等步骤,分别制得有关物质3,7- 二氧代胆烷酸、7α- 羟基-3- 氧代胆烷酸、7- 氧代石胆酸、3- 羟基-6- 氧代胆烷酸、3,6- 二氧代胆烷酸、3- 氧代胆烷酸、3β,7α- 二羟基胆烷酸,收率分别为68%、17%、74%、60%、 76%、70%、15%。上述有关物质的化学结构经NMR 和HRMS 确证。
  • 研究论文
    郑雪梅, 王廷良, 张敏, 王丽丽, 张吉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5): 734-738.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5.012
    文章对小分子抗肿瘤药物alpelisib(BYL719,1) 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以2,4- 二溴吡啶为原料,依次经亲核取代、 硅醚化保护和脱保护、甲磺酰化及取代等5 步反应引入三氟甲基得到关键中间体4- 溴-2-(1,1,1- 三氟-2- 甲基丙烷-2- 基)- 吡啶(8)。中间体8 与[2-[ ( 叔丁氧羰基) 氨基] -4- 甲基噻唑-5- 基] 硼酸在钯催化下,经Suzuki 偶联反应得[4- 甲基- 5-[2-(1,1,1- 三氟-2- 甲基丙烷-2- 基) 吡啶-4- 基] 噻唑-2- 基] 氨基甲酸叔丁酯,再进行脱Boc 保护及缩合等反应得到 目标化合物1,总收率约15.9%。
  • 研究论文
    刚宏月, 孙考祥, 孙会敏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3): 374-382.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3.011
    考察国内外不同来源的交联羧甲纤维素钠(CCS) 在结构及功能性指标上的差异,并对其吸湿行为进行表征,建立 正交偏最小二乘(OPLS) 模型分析CCS 的质量对多潘立酮片崩解时间及溶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来源CCS 的取代 度、交联密度、粒子形态、粒径、膨胀度、沉降体积、粉体流动性和水吸收速率均存在差异,且粒子形态及粒径会影响 流动性的大小,碱性取代基的比例会对吸水性能产生影响。不同来源CCS 的膨胀度、沉降体积、酸性取代度、碱性取代度、 颗粒间孔隙率、交联密度、d(0.5) 和水分对多潘立酮片的崩解时间和溶出度有较大影响。因此,对不同来源CCS 的结构 及功能性指标进行分析将有助于为制剂处方选择适宜的辅料提供一定的依据。
  • 研究论文
    李春焕, 咸瑞卿, 薛维丽, 由鹏飞, 张乃斌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 54(02): 243-253.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3.02.013
    目前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没有统一的药典标准,属于存在安全性风险的品种,因此对其进行质量监督至关重要。连 续3 年对该产品进行跟踪检验,抽样范围广,样品规格全,代表性强,能较好地反映全国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的质量现状。 在日常监督抽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评价性抽验已有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总结了8 家生产企业的200 余批样品质量现状, 评估了不同企业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的质量差异。此外,首次考察了国内企业产品与原研制剂的质量一致性,以及首次对 比分析了在中国市场、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上市的原研制剂质量,为质量标准提升及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通过调研、 按现行法定标准检验以及探索性研究,结合现行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综合分析,发现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仍然存在质量 标准不统一、个别企业处方与生产工艺不一致以及一些其他问题。因此,现行质量标准仍存在缺陷,需进一步统一和完善。
  • 研究论文
    刘俊峰, 王君吉, 赵源, 李钦, 何军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2, 53(12): 1743-1751. https://doi.org/10.16522/j.cnki.cjph.2022.12.010
    本研究分别采用湿磨法和微射流高压均质法制备了美洛昔康(1) 的纳米与微米级混悬剂,优化了二者的处方及制 备工艺参数,并进行了体外表征和体内外释药行为考察。使用分散剂释放装置考察了2 种粒径混悬剂的体外释放,纳米 混悬剂的释放终点较微米混悬剂缩短12 h。以雌性SD 大鼠为模型,采用肌内注射方式给药,考察2 种混悬剂的药动学行为。 结果表明,纳米混悬剂较微米混悬剂的达峰时间显著缩短(1.00 h vs. 16.00 h )、最大血药浓度显著提高(5.10 μg/ml vs. 4.20 μg/ml)。纳米混悬剂与微米混悬剂均可在144 h 内维持缓释作用。纳米混悬剂的体循环吸收速率较快,可应用于缓解 急性疼痛;微米混悬剂血药浓度平稳,可应用于长期疼痛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