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ISSN 1001-8255   CN 31-1243/R   ZYGZEA

当期目录

  • 全选
    |
    专论与综述
  • 专论与综述
    张涛, 黄 聪, 刘会文, 陆伟跃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剂作为延缓青少年近视的眼用制剂,临床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已上市的硫酸阿托品水溶液型 滴眼剂存在因pH 值低而导致的眼刺激性、制剂稳定性差和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该文对目前在研和在售的硫酸阿托品眼用 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了文献调研和总结,分析了各种改善硫酸阿托品眼用制剂稳定性和依从性的技术方案特点和优 劣势,以期为阿托品眼用制剂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 专论与综述
    颜若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六大系统各自领域的要求,以及对已上市嵌合抗原受体T 细胞(CAR-T) 治疗产品主要生产工 艺的分析,文章从CAR-T 产品生产工艺质量管控、工艺验证与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生产过程的污染与交叉污染控制、生产 相关偏差及变更控制4 个主要方面,分析与探讨了该类产品生产系统的特殊性及相应的质量管理要点,以期为先进治疗产 品的持有人,特别是嵌合抗原受体T 细胞产品的生产企业,进一步做好生产系统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也为生产 检查与质量审计提供思路。
  • 专论与综述
    吴胜广, 黄良辉, 张民权, 龚铭城, 周良良, 陈振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柔比星是临床用于血液和实体瘤治疗的强效药物之一,但其诱导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是抗肿瘤治疗应用中的主要 障碍。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和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与多柔比星联用,可达到对多柔比星的增效、减毒、逆转多药 耐药性作用。然而,因姜黄素具有溶解性差、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陷,使二者联合用药的应用受到限制。目前, 纳米共递送系统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多方面优势,将姜黄素与多柔比星封装到同一纳米递药系统可提高药物溶解度、增强 稳定性、实现药物在肿瘤部位靶向富集和缓控释等。文章归纳了近年来姜黄素与多柔比星联用的抗肿瘤机制及其新型纳米 递送系统,为二者联用的深入研究及其制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思路。
  • 专论与综述
    闫洁, 顾丰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 具有可调节的孔径和孔结构、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递送载体可提 高药物稳定性、实现药物控释、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和生物利用度。文章总结了MSNs 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综述了 MSNs 近年来在药物递送、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展望了MSNs 的应用前景。
  • 研究论文
  • 研究论文
    任倩龙, 张丰旗, 朱书雷, 吕 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报道了以6- 氯-2- 甲氧基烟酸(12) 为起始原料,制备喜树碱中间体外消旋内酯环17 的合成新路线。首先,12 与筛选的1-(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丁-2- 酮、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然后,选用丙酮叉和苄基进行选择性保护;最后,经氧化、 甲基磺酸脱保护、关环得目标产物。该工艺总收率31.23% ( 以12 计)。化合物17 再经4 步反应可制备喜树碱外消旋三元酮。 该合成新方法成功地规避了使用诸如臭氧、四氧化锇和氰化物等危险化学试剂的需求,提高了安全性。
  • 研究论文
    于均超, 孟玲, 王婧, 吴庆昆, 钱思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二乙烯酮和对甲氧基苄胺为起始原料,经胺解、缩合、Hantzsch 关环、乙基化和手性拆分等步骤,得到非奈利酮 (1),并优化了反应条件。该工艺总收率11.4%,纯度99.7%。该路线的新颖之处是首次引入对甲氧基苄基保护基,适合工 业化生产。
  • 研究论文
    冯娟, 付文娜, 王经坤, 王翠翠, 刘守信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介绍了一种高效的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1) 的绿色合成方法。以对甲基苯乙酮(2) 和三氟乙酸乙酯(3) 为起 始原料,采用“一锅法”,用碳酸钾(98 nm) 代替乙醇钠发生Claisen 缩合反应,然后过滤,滤液不经纯化直接与对肼基苯 磺酰胺盐酸盐(5) 经环合反应,得到目标产物1,总收率86.8%,HPLC 纯度99.65%。其中,碱可通过过滤、煅烧回收, 且重复利用对收率影响较小。该工艺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反应周期短、成本较低、收率较高,且对环境污染小,适合工 业化生产。
  • 研究论文
    余聪, 朱建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CD16 分子可以强效介导NK 细胞激活而不需要其他受体的共同参与,在基于自然杀伤(NK) 细胞重导向的双特异性 抗体(BsAbs) 中被广泛选择。间皮素(MSLN) 在多种实体瘤中显著过度表达,能促进肿瘤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和存活。 该研究构建了1 种靶向CD16 和MSLN 的双特异性抗体16MSLN,通过Expi293F 细胞表达抗体,经Protein L 纯化后即能 获得高纯度的16MSLN。细胞试验结果显示,16MSLN 能促进NK 细胞与靶细胞交联,并特异性增强NK 细胞对MSLN+ 肿 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该研究为实体瘤治疗和MSLN 靶点药物开发提供了参考。
  • 研究论文
    宗政#, 胡扬#, 徐蓓蕾, 辛国松, 陈鹰翔, 李文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四极杆- 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 研究枸杞子提取物在大鼠血清、尿液、粪 便、胆汁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并明确其代谢过程。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 色谱柱(2.1 mm×50 mm, 1.7 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柱温为30 ℃,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3 μL。 结果显示,从各生物样品中共鉴定出46 个化学成分,其中包括17 个原型成分和29 个代谢产物,其代谢途径包括Ⅰ相代谢 反应( 羟基化、去羟基化、去甲基化、水解、还原) 和Ⅱ相代谢反应( 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硫酸酯化、磺酸化)。该 研究初步阐明了枸杞子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为后续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 研究论文
    陈叶, 韩清华, 喻芳芳, 宋嘉文, 范思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HPLC 法测定绿原酸、咖啡酸、4,5- 二咖啡酰奎宁酸、1,3,4- 三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素5 个代表性活性成分 的含量,探究各类树脂对上述5 个成分的静态和动态吸附/ 解吸附性能,筛选最优树脂,并考察树脂柱上样和洗脱工艺参数。 建立了UPLC 法测定绿原酸、咖啡酸、咖啡酰奎宁酸、黄酮等10 个代表性活性成分的含量,以活性成分含量和转移率为指标, 探究碱沉工艺参数,如溶剂类型、溶剂添加顺序、料液比和加碱量等。结果显示,LS305 型大孔吸附树脂对5 个代表性成 分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能力,采用0.5%甲酸水溶液作为除杂溶剂,可除去约82%的杂质固形物;碱沉试验中,采用经 LS305 型树脂、60%乙醇洗脱所得的产物为原料,以乙酸乙酯和乙醇( 体积比4 ∶ 1) 为碱沉溶剂,总料液比100 mg/mL, 振荡混匀后加入0.15%氨水,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燥,得鼠麴草新型提取物,其中10 个活性成分的总量可达50%以上。
  • 研究论文
    黎娜, 邹娅, 郑晓艳, 董定国, 陈柳葵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乙醇注入法构建了载柠檬烯的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DPPG) 阴离子长循环脂质体,并以脂质体的粒径和PDI 作 为评价指标,优化处方。所得优化处方为氢化大豆磷脂、DPPG、N-( 羰基- 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1,2- 二硬脂酰-sn- 甘 油-3- 磷酰乙醇胺钠盐和胆固醇的物质的量比例46.5 ∶ 10 ∶ 38.5 ∶ 5。优化脂质体的粒径为(62.84±2.36)nm,PDI 为0.241±0.012;并且,在透射电镜下呈球形,粒度分布相对均一,具有明显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载药阴离子脂质体 的血清稳定性和血液相容性良好,并能在4 ℃条件下稳定保存4 d;在PBS 中前 12 h 内的累积释放率约为50%,48 h 累 积释放率约为80%,呈现出缓慢释放的现象。在小鼠模型中的药效学研究表明,该柠檬烯阴离子脂质体可改善胆固醇沉着 症小鼠胆囊体积增大、胆汁混浊和胆石增多的情况,对肝脏和胆囊部位的炎症反应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研究论文
    霍一凡, 满素勤, 徐嘉辰, 徐婷婷, 邱云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尿酸酶催化尿酸分解产生尿囊素、过氧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原理,该研究建立了在37 ℃、pH 7.5 的反应体系中, 检测尿酸酶活性的方法。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过氧化氢和尿酸酶的定量范围分别为0.049 ~ 100.000 μmol/L、 0.819 ~ 200.000 mU/mL;方法的批内、批间精密度的变异系数小于20.0%,准确度相对误差在±25.0%范围内;高血脂( 血 脂指数3 mg/mL) 样品和2%溶血个体样品相对于普通个体的回收率结果显示,高血脂对尿酸酶活性检测无干扰,而溶血有 干扰;人血清尿酸酶样品于室温或2 ~ 8 ℃放置不超过24 h、冻融不超过3 次、–70 ~ –90 ℃放置不超过64 d,均不影 响尿酸酶活性。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准确度高,且简便、快速,可支持尿酸酶药物的临床前及临床评价。
  • 研究论文
    曲喜龙, 王夕婷, 李铁健, 冯 中, 张贵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法罗培南钠(1) 中的工艺杂质和降解产物。采用Welch Xtimate C18 色谱柱 (4.6 mm×150 mm,3 μm),流动相A 为磷酸盐缓冲液(pH 3.0),流动相B 为磷酸盐缓冲液和乙腈( 体积比50 ∶ 50),梯度 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 ℃,进样量为20 μL。结果显示,1 与各杂质间的分离度良好,且在相应的浓度范围 内线性关系良好;各杂质的平均回收率(n=9) 为96.35%~ 104.28%,RSD 为1.38%~ 4.25%。该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 专属性好、重复性好,适用于1 中工艺杂质和降解产物的测定。
  • 研究论文
    韩忠丽, 卢红华, 李 婷, 郝贵周, 张贵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气相色谱- 质谱法测定盐酸西替利嗪(1) 中的遗传毒性杂质4- 氯-4- 甲基戊烷-2- 酮(2) 和2,6- 二氯-2,6- 二 甲基庚烷-4- 酮(3)。采用VF-WAXms 毛细管柱(0.25 mm×30 m×0.25 μm),选择离子监测模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2 和3 分别在75.86 ~ 455.16、75.18 ~ 451.08 ng/mL 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分别为0.025 和0.066 ng/mL,回收率分别为 101.66%、102.46%。建立的方法可测定1 中的2 和3,为1 的质量研究提供了参考。
  • 研究论文
    臧晓红, 姚静静, 李竞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ICP-MS 法测定叔丁醇中的元素杂质(Cd、Pb、As、Hg、Co、V、Ni、Li、Sb、Cu)。采用微波消解法,样 品用硝酸- 盐酸混合溶液消解后,以在线内标的方式消除基体干扰和仪器漂移后进行测定。结果显示,Cd、Pb、As、Hg、 Co、V、Ni、Li、Sb、Cu 的定量限分别为0.028 8、0.179 8、0.057 6、0.229 4、0.015 3、0.025 3、0.232 2、1.226 0、0.021 9、 0.138 6 ng/mL,均小于限度值的5%,满足检测要求;重复性、精密度的RSD 均小于20%;在限度浓度25%~ 300%内, 10 种元素杂质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均在90%~ 120%。建立的ICP-MS 法方便、快捷、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为叔丁 醇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技术保障。
  • 药学管理与信息
  • 药学管理与信息
    黄翠苹, 王玉青, 张 娜, 张玉杰, 刘茜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注射剂为临床常用的高风险剂型,特别是小容量注射剂,其灌装量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该文结 合各国法规、指南,对小容量注射剂过量灌装的确定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并通过举例说明过量灌装限度确定需要考虑的 因素,以期为探索合理的、符合技术及法规要求的研究策略提供参考。
  • 药学管理与信息
    张一艨, 陈月娇, 杨惠桐, 褚淑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务院于2019 年启动针对高值医用耗材的治理改革,对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形成、医保支付、市场监管和医疗行为 等方面进行联动治理和综合性改革。高值医用耗材的定义是否需要调整,已成为当前亟须探讨的问题。基于高值医用耗材 的历年政策及现状,该文对其定义进行梳理,探讨集采降价后其是否符合“有较高价格”的说法,并从价格和价值两大角 度重新界定。研究结果显示,在当前集采背景下高值医用耗材的定义与内涵应包括2 个方面:一是价格高,二是价值高( 满 足医学、技术和社会3 个特性维度之一)。符合上述2 个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医用耗材即可称为高值医用耗材。
  • 药学管理与信息
    周家祺, 苏 红, 华雪蔚, 李莉娥, 郭 文, 陈芬儿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药产业是宜昌市的主导产业之一,生产制造基础在湖北省内名列前茅。经过多年发展,宜昌医药产业在部分领域 已建立起竞争优势,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中小企业是提升宜昌医药产业链竞争力和供应链稳定性的 重要支撑。摸清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结合政策和产业环境,探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对激发宜昌医药产业发展活力 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