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ISSN 1001-8255   CN 31-1243/R   ZYGZEA

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论与综述 Perspectives & Review
  • 专论与综述 Perspectives & Review
    郑淇文,陈桂良,王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吸入制剂属药械组合产品,需要制剂、装置和患者三方互相配合才能获得理想的疗效。常见的吸入给药装置局限于各自所采用的雾化技术,存在使用技巧要求高、药物利用率低、雾化时间长等问题。近年来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不但在传统吸入给药装置的触发机制、喷雾过程和雾化动力方面提出并尝试了多种新技术,还研发了振动筛雾化吸入器、软雾吸入器、热蒸发雾化吸入器和电流体动力雾化吸入器等新型雾化装置。本研究综述了这些传统和新型吸入器所采用的雾化技术,为未来吸入制剂雾化装置的研究提供参考。
  • 专论与综述 Perspectives & Review
    范宁,尹东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显著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之一。由于多数药物难以跨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使脑内局部浓度较低,无法充分发挥疗效。具有特殊表面修饰的脂质体能够作为脑靶向药物递送载体, 将药物有效递送入脑。本研究对近年来脑靶向脂质体的生物特性、通过BBB 的机制、经鼻- 脑靶向给药的应用进行综述, 以期为药物脑靶向递送策略提供新思路。
  • 专论与综述 Perspectives & Review
    王学成,伍振峰,徐诗军,伍志成,杨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干燥是中药制造过程的关键环节,涉及中药材、中间体及制剂等加工过程。探索快速、高效并能保证中药品质和疗效的干燥技术及工艺,是中药干燥研究的重要方向。低频率大功率超声波强化干燥传热传质过程的优势逐渐凸显,在中药高品质干燥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主要介绍了超声干燥关键工艺参数对干燥过程的影响及典型设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讨论了超声干燥在中药领域应用的现状、问题并提出对策,为推动超声辅助干燥技术理论发展和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 专论与综述 Perspectives & Review
    李明键,赵志远,郑璐遥,孙丽晶,王承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离子液体 (ILs) 或低共熔溶剂 (DES) 作为绿色的、可设计的新型溶剂,因具有良好的溶解性、高稳定性以及制备简单等特性,正成为药剂学,特别是经皮递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综述系统梳理了近年来 ILs 和 DES 在经皮药物递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分类介绍并归纳了 ILs 和 DES 的促渗活性,深入阐述了 ILs 的构效关系,并展望了其在经皮免疫和纳米制剂经皮递送中的应用前景,为其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应用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 专论与综述 Perspectives & Review
    葛凡,孙建,黄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重点对国内外已上市的 5 个小分子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4/6(CDK4/6) 抑制剂药物及其专利信息进行解读,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各药物在不同技术主题如化合物、晶型、盐型、制备工艺、药物制剂、药物组合物和 ( 或 ) 联合给药、药物新用途、衍生物等方面的专利情况,以期为我国医药企业进行 CDK4/6 抑制剂的创新药或仿制药产品立项与开发,以及进行新的专利挖掘、专利保护与布局时,提供有效的专利信息和文献依据。
  • 研究论文 Paper
  • 研究论文 Paper
    朱冉冉,田天恩,王建耀,董志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控制米诺膦酸的质量,基于生产工艺确定其存在二聚体有关物质。采用 2-( 咪唑并 [1,2-a] 吡啶 -3- 基 ) 乙酸为原料,仅使用单一磷酸化试剂三氯化磷,甲磺酸 (5.5 倍物质的量 ) 作为反应溶剂,在温和条件下即实现了米诺膦酸二聚体,即 [2,5- 二羟基 -3,6- 双 ( 咪唑 [1,2-a] 吡啶 -3- 基甲基 )-2,5- 二氧基 -1,4,2,5- 二氧二膦 -3,6- 二酰基 ] 双 ( 膦酸 ) 的高效合成,收率达到 50%以上,纯度不低于 99.0%,结构经 1 H NMR、13C NMR、31P NMR 和 HRMS 确证,可作为米诺膦酸质量研究的对照品。
  • 研究论文 Paper
    鲍广龙,张乃华,张立,朱安国,张贵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报道了新型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关键中间体 (2R,4R) -4- 甲基 -2- 哌啶甲酸乙酯 (1) 的合成新工艺。以 4- 甲基环己酮 (2) 为起始原料,与盐酸羟胺反应制得 4- 甲基环己酮肟 (3),3 在对甲苯磺酸 / 二氯化锌作用下经 Beckmann 重排生成 5- 甲基氮杂环庚 -2- 酮 (4),4 经溴化铜溴代得到 3- 溴 -5- 甲基氮杂环庚 -2- 酮 (5),5 经 Favorski 重排制得 4- 甲 基 -2- 哌啶甲酸乙酯 (6),6 经减压分馏获得反 -4- 甲基 -2- 哌啶甲酸乙酯 (7),最后 7 经 L-(+)- 酒石酸拆分,得目标产品 1,纯度 99.58%,光学纯度 99.13%,总收率约 9%(以 2 计 )。改进后的新工艺操作简便,生产过程更安全,适合工业化生产。
  • 研究论文 Paper
    张振,王冠,仇永富,刘旭岩,李建其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有效控制盐酸伊伐布雷定的质量,基于其合成工艺,制备了 5 种有关物质 :7,8- 二甲氧基 -3- 丙基 -1,3- 二氢 -2H- 苯并 [d] 氮? -2- 酮 ( 有关物质 A)、3- 烯丙基 -7,8- 二甲氧基 -1,3- 二氢 -2H- 苯并 [d] 氮? -2- 酮 ( 有关物质 B)、3,3'-( 丙烷 -1,3- 二基 ) 双 (7,8- 二甲氧基 -1,3- 二氢 -2H- 苯并 [d] 氮? -2- 酮 )( 有关物质 C)、(S)-[2-[2-[[3-[[[3,4- 二甲氧基二环 [4.2.0] 辛 -1(6) ,2,4- 三烯 -7- 基 ] 甲基 ] ( 甲基 ) 氨基 ] 丙基 ] 氨基 ] 乙基 ]-4,5- 二甲氧基苯基 ] 乙酸 ( 有关物质 D) 及 3-(7,8- 二甲氧基 -2- 氧代 -1,2,4,5- 四氢 -3H- 苯并 [d] 氮? -3- 基 )-N-[[(S)-3,4- 二甲氧基双环 [4.2.0] 八 -1(6),2,4- 三 烯 -7- 基 ] 甲基 ]-N- 甲基丙烷 -1- 胺氧化物 ( 有关物质 E)。结构均经由 MS 和 1 H NMR 确证,其中有关物质 A 和 B 未见文献报道。
  • 研究论文 Paper
    蔡建光,林塘焕,张衡,陈延安,陈立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更好地控制泊沙康唑原料药的质量,设计合成了 2 个潜在的工艺杂质,分别是 4-[4-[4-[4-[[(3R,5R)-5-[2- 氟 -4- (1,2,4- 三唑基 ) 苯基 ]-5-(1,2,4- 三唑 -1- 基甲基 ) 氧杂戊环 -3- 基 ] 甲氧基 ] 苯基 ] 哌嗪 -1- 基 ] 苯基 ]-2-[(2S,3S)-2- 羟基戊 -3- 基 ]-1,2,4- 三唑 -3- 酮 ( 有关物质 A) 和 4-[4-[4-[4-[[(3R,5R)-5-(2,4- 二氟苯基 )-5-(1,3,4- 三唑 -1- 基甲基 ) 氧杂戊环 -3- 基 ] 甲氧基 ] 苯基 ] 哌嗪 -1- 基 ] 苯基 ] -2-[ (2S,3S) -2- 羟基戊 -3- 基 ] -1,2,4- 三唑 -3- 酮 ( 有关物质 B)。文章首次报道了泊沙康唑潜在有关物质 A 和 B 的合成路线,且纯度均≥ 95.0%。其化学结构经 NMR、HRMS 确证与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一致,可作为泊沙康唑质量研究的对照物。
  • 研究论文 Paper
    徐晨宵,朱建伟,张宝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嵌合抗原受体 (CAR) 修饰的 T 细胞疗法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领域内的研究重点,催乳素受体 (PRLR) 也被证明其过表达会影响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是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本研究建立了三质粒系统 [pHIV- 绿色荧光蛋白 (GFP)、psPAX2、pVSVG] 包装慢病毒,并将其应用于新构建的靶向 PRLR 的 CAR 慢病毒表达载体,通过进一步优化慢病毒制备条件,测定慢病毒滴度,成功构建了靶向 PRLR 的 CAR-T 细胞。结果表明,制备慢病毒的最优条件为 :PRLRCAR ∶ psPAX2 ∶ pVSVG 质量比为 3 ∶ 2 ∶ 1,且和转染试剂以质量比 1 ∶ 2 混合,经浓缩后滴度可达到 1.88×107 TU/ml。以此慢病毒感染人 T 细胞,并经终浓度 0.5 μg/ml 嘌呤霉素筛选 2 d 后可得到 CD4 阳性表达率约为 55%,CD8 阳性表达率约为 35%的 CAR-T 细胞,且 PRLR-CAR 阳性表达率大于 50%。构建的新型靶向 PRLR 的 CAR-T 细胞可为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 研究论文 Paper
    唐寒,孙雅妮,明圆,葛月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多孔性球形硅酸铝镁 (Neusilin? US2) 为载体,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了不同载药量的盐酸曲美他嗪固体分散体,并用粉末 X 射线衍射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扫描电镜、动态水吸附法进行表征。考察了物理混合物、不同比例固体分散体及与其他辅料混合物的稳定性、流动性及可压性。结果显示,以多孔性球形硅酸铝镁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以无定形形式存在,且加速条件放置 1 个月和室温长期放置 18 个月,未见药物析晶。相较于原料药,固体分散体的流动性明显改善,且与其他辅料 ( 如微晶纤维素 ) 混合后可压性也得到改善。将药物质量占比为 3 ∶ 10 的固体分散体与不同用量的交联羧甲纤维素钠 ( 崩解剂 ) 等混合后,以粉末直接压片法制成片剂。结果表明,崩解剂用量为 2%的固体分散体片的溶出行为与市售盐酸曲美他嗪片相似 ( 相似因子 f2 为 59.94)。
  • 研究论文 Paper
    陈博琪,张定,王曙宾,方燕秋,汪晴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分别考察了化学促渗剂与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 101(P101) 经预混法和皮肤预处理法给药对大麻二酚 (CBD) 在离体裸鼠皮肤上经皮渗透的影响,进一步通过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分子对接等方法,对相关促渗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预混法,皮肤预处理方法显示出较佳的促渗效果,其中采用 1% P101 预处理皮肤促进 CBD 渗透的效果最强,相应促渗系数达到 12.97。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P101 与神经酰胺 NS( 皮肤角质层中的脂质分子 ) 相互作用较强,对接能为 –8.85 kcal/mol ;P101 可使脂质双分子层体系的内聚能密度由 4.15× 108 kcal/mol 降至 3.87×108 kcal/mol,说明 P101 的促渗作用是由于其扰乱了皮肤角质层脂质双分子层的有序结构,增加了流动性。该研究对研发 CBD 经皮给药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研究论文 Paper
    刘亚萍,左凌楠,柯俊雄,党云洁,杜青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 (CS)/ 聚乙烯醇 (PVA) 纳米纤维,并用以负载紫草素纳米晶。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平均粒径、多分散性指数、稳定性指数为评价指标优化处方工艺参数,对所得 CS/PVA 纳米纤维直径以及膜的孔隙率、润湿性、水蒸气透过率、吸水性进行表征与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 CS/PVA 纳米纤维直径为 (76.30±18.34)nm,膜的孔隙率为 (51.9±5.1)%、接触角 (47.35±1.40)°、水蒸气透过率为 (0.25±0.01)g·(cm2 ·24 h)–1 、吸水率达 (180.1±41.7)%。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载紫草素纳米晶的 CS/PVA 纳米纤维的直径为 (82.60±22.71)nm,膜的孔隙率为 50.9%,药物利用率 (90.97±0.09)%,在 1% Tween-80 水溶液中 5 h 内能达到 90%以上的药物释放率,具有开发为功能性的纳米纤维膜伤口敷料的潜力。
  • 研究论文 Paper
    王亚青,郝贵周,李倩,陈雨晴,张贵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用湿法研磨技术制备了连翘苷元 (1) 纳米混悬液,然后加入羟丙甲纤维素、乳糖和甘露醇配制成包衣液,采用流化床底喷包衣技术制备 1 微丸以提高稳定性。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设计 - 响应面法优化包衣工艺参数。所得的优化参数为:包衣液黏度 130 mPa·s、进风温度 50 ℃、进液速率 12 r/min。室温贮存 3 个月时,优化的纳米混悬液和微丸 ( 再分散混悬液 ) 的平均粒径为 (265.5±5.9)和(220.6±3.8) nm,多分散性指数为 0.253±0.071 和 0.199±0.069,提示固化工艺提高了药物纳米晶体的稳定性。体外溶出度结果显示,与微粉化原料药相比,纳米混悬液和微丸在不同 pH 介质中均能显著提高药物溶出度。
  • 研究论文 Paper
    张倩,闫娜娜,高欣怡,贺萍,刘万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不同载药量的盐酸托烷司琼 (TRO) 醇质体,并表征所得制品的粒径、ζ 电位、形态、包封率和体外经皮渗透性等性质。采用正交试验进行凝胶贴膏中关键辅料的筛选,同时将不同载药量的 TRO 醇质体制备成凝胶贴膏,解决了醇质体用药不便且难以持续递送药物的问题。体外经皮渗透试验结果表明,载药量 0.36%的 TRO 醇质体凝胶贴膏的经皮渗透率可达到 21.66%,24 h 累积透皮量为 (92.45±6.85)μg·cm–2 。进一步比较了该醇质体凝胶贴膏与同浓度水溶液凝胶贴膏的体外释放速率和体外经皮渗透量,结果显示醇质体凝胶贴膏中 TRO 的释放速度慢于水溶液凝胶贴膏,但其经皮渗透量却显著高于水溶液凝胶贴膏 (P<0.05),能够起到缓释且促进渗透的作用。通过黏附性试验证明本研究所制备 TRO 醇质体凝胶贴膏的黏附性良好,满足贴附需求。
  • 研究论文
  • 研究论文
    赵荣军, 陈红叶, 陈祝霞, 苏朝芬, 梁超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盐酸氮斯汀鼻喷雾剂为模型药,建立了一种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溶液型鼻喷雾剂含药气溶胶粒度分布的方法,并考察了触发力和喷雾距离对雾滴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触发力对雾粒粒度分布的影响显著。继而对不同厂家 (A 厂和 B 厂 )、不同批次产品中气溶胶粒径及分布的批内、批间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A 厂产品粒度分布的批内、批间变异性均优于 B 厂产品,A 厂和 B 厂产品的粒度分布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可能与处方、工艺等因素相关。因此,鼻喷雾剂产品开发过程中应加强喷雾粒径及分布的检测方法探究和产品对比研究。
  • 研究论文 Paper
  • 研究论文 Paper
    王美婷,杨鑫,徐轶冰,张艺哲,汪溪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探索了一种人诱导多能干细胞 (hiPSC) 向外周神经元定向诱导分化的方案,并用以评价药物神经毒性。采用小分子抑制剂及神经营养因子将 hiPSC 进行定向诱导分化,成功建立 hiPSC 分化的外周神经元 (hiPSC-PNs) 模型,并通过免疫荧光法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qPCR) 对其相关标志物进行鉴定,结合高内涵成像技术评价长春新碱对所得 hiPSC-PNs 的神经毒性。结果显示,所分化的 hiPSC-PNs 能表达特异性标志物,并且长春新碱显著降低了 hiPSC-PNs 的神经突长度,具有外周神经毒性风险。本试验提供了一种新的 hiPSC 向外周神经元的分化方法,提高分化效率的同时也改善了分化时程,并且 hiPSC-PNs 模型结合高内涵成像技术在药物神经毒性评价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研究论文 Paper
    张军,孙冰婷,戴国梁,居文政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 LC-MS/MS 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罗氟司特 (1) 和活性代谢物罗氟司特 N- 氧化物 (2)。血浆样品经叔丁基甲醚提取处理,经 Phenomenex Gemini C18 柱 (2.0 mm×100 mm,3 μm) 分离,流动相为乙腈∶ 5 mmol/L 乙酸铵缓冲液 ( 含 0.006%甲酸 )(62 ∶ 38) ;采用电喷雾离子源 (ESI),多反应监测 (MRM) 模式。以稳定同位素标记内标 d4-1 和 d4-2 分别作为 1 和 2 的内标。结果显示,1、2 分别在 0.040 7 ~ 15.89、0.205 8 ~ 20.58 ng/ml 内线性关系良好,1、2 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相关要求。建立的 LC-MS/MS 法准确、灵敏、方便,可用于 1 和 2 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 研究论文 Paper
    徐盼,董淑波,杨汉跃,李善金,程青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气相色谱 - 质谱 (GC-MS) 法测定磷酸西格列汀 (1) 中的基因毒性杂质磷酸三甲酯 (3)。色谱柱选用 DB- 624(0.25 mm×30 m×1.4 μm)毛细管柱,采用选择离子监测 (SIM)模式。结果显示,3在40.93~233.90 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 40.9 ng/ml,检测限为 12.3 ng/ml,平均加样回收率 (n=12) 为 97.0%,RSD 为 5.2%,且稳定性良好。样品检测结果显示 3 批 1 中均未检出 3,建立的分析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 1 中基因毒性杂质 3 的检测。
  • 研究论文 Paper
    孙建合,侯继鹏,时晓燕,冯中,张贵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 (UPLC-MS/MS) 法测定依托度酸 (1) 中的基因毒性杂质 2- 乙基苯肼 (2)。色谱柱采用 ACQUITY HSS T3 柱 (2.1 mm×100 mm,1.8 μm),以 0.1%甲酸为流动相 A,含 0.1%甲酸的乙腈为流动相 B,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 (ESI),正离子模式采集,选择反应监测模式 (SRM)。选择 m/z 137.14→108.13 为定性离子对,m/z 137.14→120.05 为定量离子对。结果显示,2 在 12.25 ~ 122.5 pg/ml 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 3.68、 12.25 pg/ml。平均回收率 (n=9) 为 85.46%,RSD 为 3.56%,可为 1 中 2 的测定提供参考。
  • 研究论文 Paper
    李翠,马恒,苗策禹,刘兴翠,郝树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一种适合医疗器械初包装材料即非织造布包装材料的初始污染菌检测方法。通过设计不同的微生物洗脱方 式及参数,根据方法回收率的比较结果得到超声波洗脱法的洗脱效果最好,微生物平均回收率 (n=10) 达 52.2%。通过单 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洗脱法采集微生物的最佳工艺参数,即超声时间 10 min,超声功率 40 kHz,洗脱液 中 Tween-80 的用量为 2 g/L,洗脱液体积 200 ml,此时微生物采集回收率提高到 67.2%,较未优化前提高了 15.0%,为 该包装材料的初始污染菌检测方法提供了参考。
  • 药学管理与信息 Pharmaceutical Management & Information
  • 药学管理与信息 Pharmaceutical Management & Information
    李青,毋立华,葛渊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全面实施,药品技术转移越来越被企业和各监管机构重视和关注,但目前国内还未设立针对药品技术转移的法规或指导原则,相关文献报道也较少,许多企业未建立完善的制度和体系去指导如何实践药品的技术转移。该文聚焦药品研发到生产的技术转移过程,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药品生产技术转移的法规信息与执行思路,分析目前药品注册现场检查中生产技术转移常见问题,探讨现场检查中药品技术转移重点问题的检查尺度和要求,以期为监管和企业实施技术转移提供参考。
  • 药学管理与信息 Pharmaceutical Management & Information
    王淼,陈英,伍伟聪,罗卓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预混辅料与共处理辅料是在传统辅料基础上开发制得的新型辅料,具开发周期短、生产简便、具特定功能性且质量稳定等特点,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介绍了预混辅料与共处理辅料的发展历史、定义和功能特点,并关注其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促进预混辅料与共处理辅料的发展提供帮助。
  • 药学管理与信息 Pharmaceutical Management & Information
    张朦,蒋丹,韩朦,兰娅霏,高子雯,褚淑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 Logistic 曲线拟合的方法判断我国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考察分析了地理邻近、制度邻近及认知邻近对其创新的动态影响效应。结果证明,我国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于 2009 年进入成长期 ;地理邻近对集群形成期的创新影响显著为正,对成长期的创新影响显著为负 ;制度邻近对集群形成期及成长期的创新影响皆显著为正 ;认知邻近对集群形成期的创新影响显著为负,对成长期的创新影响显著为正。多维邻近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认知邻近的影响效应最强,地理邻近与制度邻近的影响效应较弱,且各影响效应在成长期进一步增强。